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为更好地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营造奋发图强、砥砺前行的良好氛围,学院从本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中遴选出优秀代表,对其先进事迹进行宣传。让我们聚焦优秀学子,聆听奋斗故事,感受青春风采,汲取榜样力量,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勤奋是他学习生活中最鲜明的底色,执着是他追求卓越路上不变的注脚。翻开他的成长日记,每一页都镌刻着“天道酬勤”的深刻印记;细数他的奋斗足迹,每一个脚印都诠释着“知行合一”的青春力量。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经济2201班彭长瑞,聆听他在学习实践与成长中的动人篇章。

勤学不缀,必有回响
“每一道难题的攻克、每一次深夜的伏案,都是未来回响的序章?!迸沓と鸬那笱е?,是“天道酬勤”的最佳诠释。他始终秉持“勤能补拙”的信念,将学习视为一场永不停歇的马拉松。每日早晨八点的图书馆、深夜书桌前的一盏孤灯,见证了他对知识的敬畏与执着。在专业课程中,他不仅追求高分,更注重融会贯通,常与老师探讨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将理论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的挑战,他利用课余时间,反复钻研真题,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推导过程,最终以扎实的功底获得一等奖。这份荣誉背后,是他对“勤学”二字的深刻理解——学习没有捷径,唯有日积月累的坚持才能厚积薄发,勤奋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对目标的清醒认知与对自我极限的不断突破。

书香为径,破茧成蝶
于彭长瑞而言,书籍是心灵的铠甲,亦是蜕变的催化剂。在参与科研实践与学业繁重的双重考验下,他选择以阅读构筑精神世界,从文字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大二和大三参与省级SIT项目时,因数据模型多次失败陷入低谷,正是《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那股坚韧让他重燃斗志,他带领团队重新梳理数据,在图书馆通宵达旦地查阅文献,最终迎来突破。他坦言:“读书让我明白,失败不是终点,而是重新定义自我的起点?!笔榧唤龈秤杷泵婺婢车挠缕?,更教会他在浮躁中保持清醒,那些看似无用的阅读时光,恰如蝴蝶破茧前的蛰伏,沉默中积蓄着改变命运的力量。
志愿实践,薪火相传
彭长瑞的志愿足迹,犹如一串温润的珍珠,串联起责任与温度的光辉。在校运动会中,他是穿梭于各个赛场的“全能后勤”,从器材调试到应急处理,用细致入微的服务织就赛事保障的隐形网络;在长沙非遗博物馆,他化身文化守护者,以饱含热忱的讲解让湘绣的千针万线、铜官窑的釉彩流光重焕生机,将“守护文化根脉”的使命传递给每一位参观者。

他始终相信,志愿服务的真谛在于双向赋能。参与学?!爸晁芴褰∩砼堋敝驹刚吆筒斡胝?,让运动和服务成为滋养身心的生活方式;担任新生辅导员助理期间,他精心策划“成长盲盒”破冰活动,用温暖陪伴化解迷茫,以自身经历诠释“大学是允许试错的成长实验室”。从服务到传承,他百余小时的实践印证:志愿精神并非单向付出,而是双向成长——在服务中学会倾听与创新,在奉献中拓宽格局与价值。每一份微小的行动,都是善意的星火;每一次担当的接力,终将凝聚为照亮前路的光芒。他的故事呼吁更多人加入这场温暖的传递,让青春在奉献中沉淀力量,让时代在薪火相传中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