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地方承载着革命的记忆与精神的传承。2025年4月17日,在组长刘畅的组织下,第78期入党积极分子本科一组第二小组开展红色教育社会实践活动,走进新民学会旧址,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红色之旅。

热血征程,薪火相传。
1918年4月,毛泽东、蔡和森等一批湖湘青年怀抱着救国救民的理想,在长沙岳麓山脚下成立新民学会。学会最初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后确立“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目标?;嵩泵腔剿髦泄蠢吹牡缆?。他们不畏强权领导湖南驱张运动;他们远赴重洋寻求救国真理;他们激扬文字传播新思想。新民学会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出了理论上、组织上和实践上的重要准备,被誉为“建党先声”。

新民学会旧址位于长沙市岳麓区新民路周家台子,原为蔡和森1917-1920年在长沙的寓所,后毁于战火。1986年按原貌复建,占地约5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为木结构的青瓦平房,面阔3间,进深1间,有堂屋、正房、厢房、杂屋等。旧址四周竹篱环绕、香樟耸立,静谧古朴,仿佛将人带回到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
砥砺前行,时代新篇。
新民学会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革命组织之一,它的许多成员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最初的党员,堪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重要源头。参观新民学会成立旧址,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红色基因的传承。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革命先辈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所付出的不懈努力,感受到了他们对理想信念的坚定追求。这种精神跨越时空,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新民学会成立旧址,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是一面高扬的旗帜。它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辈,更让我们在传承红色记忆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当我们走进新民学会成立旧址,感受那段热血沸腾的岁月,红色基因便在我们心中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