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研究传统陶瓷文化的传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瓷韵寻根,青春探源”团队于2025年6月18日赴醴陵开展关于陶瓷产业调研的三下乡活动。

6月18日下午,团队成员抵达醴陵瓷谷开始调研。在瓷谷里,团队成员系统学习了醴陵陶瓷从东汉至今的工艺演变史。通过观摩拉胚等制作流程,成员们体会到了制瓷人的艰辛与匠心,深刻认识到制瓷工序的复杂性,以及千百年来技术进步对陶瓷制造的促进作用。

随后,团队前往陶瓷大市场展开“捡瓷”活动,即挑选有眼缘的残次品带走。在活动过程中,成员所发现的多为普通日用瓷,如烟灰缸,酒盏等,但偶然发现的独特纹样瓷片仍然充满惊喜。

在与当地工作人员的交谈中,队员们得知,陶瓷在生产过程中的流动性较难把控,温度有1℃的细微偏差便会导致残次品产生,这让成员们切实感悟到了陶瓷制作过程的严谨和精密。同时,团队成员了解到,厂商通过捡瓷活动将次品转化为流量入口,吸引人流,从“废弃品”中创造新价值。捡瓷活动看似是“淘货”游戏,实则是触摸陶瓷产业脉搏的窗口。团队在陶瓷大市场的实践,既见证了瑕疵品从“次品”到“文化载体”的蜕变,也探索了陶瓷宣传的新途径。

在这段旅程中,三下乡的全体队员们都深刻地感受到了陶瓷的工艺美和文化美,也对陶瓷器件本身有了更深入的认知。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瓷器背后是日复一日的锤炼,一丝不苟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匠心,这也激发着成员们宣传醴陵陶瓷文化的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