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耕乡村振兴实践,精准对接新化县田坪镇电力发展与民生需求的现实痛点,2025 年 7 月 11 日,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萤火新化?电照民生” 三下乡调研团队接续发力,在田坪镇分线推进核心调研任务。团队以系统复盘深剖民生实情,以专业对话探寻电力发展路径,用青春担当延续服务乡村的实践初心。
“心牵晚照,情系新化”:深剖民生实情
上午九时,“心牵晚照,情系新化” 分队聚焦昨日晨曦社区的调研成果,开展系统复盘与深度剖析。队员们围坐一起,逐份梳理对五?;У姆锰讣锹迹由钇鹁拥南附诿枋龅秸呗涫档闹惫鄹惺?,从对社区环境的陌生感表达到对未来生活的朴素期盼,逐条标记搬迁群众在生活融入、日常照料、政策落地等方面的核心诉求。
团队重点分析了社区现有帮扶机制的运行实效:每月网格员定期走访如何及时捕捉独居老人的生活难题、每周五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如何让搬迁居民收获身份认同与价值感、新农合与医保如何为特殊群体筑牢保障底线……
通过交叉比对不同家庭的共性困境与个性需求,队员们精准识别出搬迁群体在情感融入、邻里互动的“软适应”与长期生活帮扶、突发状况应对的“硬支撑”上的深层挑战 —— 部分老人因方言差异难以参与社区活动,大病救助的申请流程对老年群体仍显复杂。每一份分析、每一次讨论,都承载着湖大学子对乡村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怀,为后续提出靶向性民生改善建议夯实了数据根基。

“电联乡野?智绘蓝图”:对话电力前沿
下午3时,“电联乡野?智绘蓝图” 分队转赴田坪镇供电所,与任所长及技术骨干夏工展开深度交流。团队首先向两位一线电力工作者送上精心准备的湖大文创,以表对其坚守基层、保障民生的敬意与感谢,随后围绕田坪镇电网建设的 “现状、难点、未来” 展开专业对话。
任所长与夏工详细介绍:田坪镇已实现电力 100% 全覆盖,近五年通过老旧线路更换、变压器增容等改造,村民家中电压稳定性显著提升,空调、电磁炉等大功率电器得以普及,停电次数较往年减少 60% 以上;面对山地多、村落散的地理难题,团队创新采用无人机勘探选线、建设标准化台区,还与村委建立故障快速反馈机制,有效提升了巡线与抢修效率。交流中,他们也坦诚分享了现实挑战:电网改造的持续资金投入与项目审批周期较长形成矛盾,部分偏远区域设备老化快、运维压力大,少数村民对电力设施?;ひ馐恫蛔愕贾率髡锨謇砥捣?。
谈及新能源发展,夏工提到当地正推广分布式光伏与小型风电项目,村民余电上网可获收益,既补充供电又助力低碳发展,未来有望探索更灵活的电价调整空间。这场对话让团队对乡村电网的发展脉络、现实瓶颈与创新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方案优化与靶向聚焦
当日调研结束后,团队核心成员迅速整合双线成果,基于晨曦社区的民生痛点与供电所的发展瓶颈,对后续服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日后,民生分队将精准帮扶,设计贴合社区需求的志愿服务活动与学习辅导计划;电力分队则围绕电网智能化升级、新能源接入可行性分析、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完善等方向深化研究。此次复盘进一步凝练了服务焦点,确保青春力量精准滴灌乡村发展的关键领域。

今日的田坪镇之行,是 “萤火新化?电照民生” 团队从 “观察现象” 到 “深挖本质” 的关键进阶。晨曦社区的民生复盘,让团队对易地搬迁的弱势群体 “软着陆” 需求有了更透彻的理解;与供电所的深度对话,让团队对乡村电力的 “破局之路” 有了更清晰的把握。
通过扎实调研,团队不仅积累了更富层次的实践认知,更在融合民生需求与电力支撑的双重视角下,校准了服务乡村的精准坐标。未来,团队将继续融合电气专业智慧与人文关怀精神,在优化电力服务、完善民生保障的赛道上持续深耕,让 “萤火” 之光汇聚成照亮乡村振兴的温暖力量。今日的步履,既是调研深度的有力印证,更是青春担当的生动延续,为后续实践的深入开展筑牢了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