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官网入口_学生同城空降,附近招嫖约联系方式,附近400元三小时

学院动态
信息院:20级“党领导的中国青年运动”圆满召开
来源:信息院 作者:杨洋 时间:2022-04-28 浏览:

为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加深同学们对青年党史奋斗历程的了解,增强团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引导广大青年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2021-2022学年春季学期第九周周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级科安团支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党领导的中国青年运动”学习宣讲活动。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2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3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4班等团支部进行了线下宣讲学习,其余班级也有选择在线上开展活动。

计科2002班在活动中,主持人于熙冰带领同学们对“青年运动历程”、“杰出代表人物”和“青年运动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度了解与思考。

不卑不亢,敢于斗争,从青年运动的历史中学习伟大的爱国情怀?!拔颐乔嗄暧涝妒峭贫液兔褡褰降闹髁?吕钊同学在学习完“青年运动历程”后感慨道:“我们不能仅满足于一张安逸的书桌,更应当领悟‘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时挺身而出?!?/span>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在杰出代表人物身上学习优秀的革命品质。了解完革命先辈们的生平事迹后,黄鑫同学积极地表达出了他对先辈们的敬意:“先辈们是革命道路上的先锋,他们不畏艰难,为了革命事业奋斗终生,是我们精神上的灯塔?!?/span>

继往开来,坚定信念,于人民群众的希冀中思考青年的价值?!把б灾掠茫约旱难б涤朊褡宓拿讼喙亓?,做一个朝气蓬勃的新时代新青年?!毙崩底宪巴г谧詈笞芙岬?。

青年人要心怀理想,要坚定信念,要无私奉献,要勇于担当,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精神,饮源头水,承先辈志,树理想,立信仰,担责任,创不世之功业!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为反对“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北京爱国学生三千余人,在1919年5月4日高呼“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在天安门广场集会并举行示威游行,掀起了全国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

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这代青年所面临的这个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代。1939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曾说:“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我们共产党是继承这个传统的,现在传下来了,以后更要继续传下去?!?/span>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寄予厚望,在讲话中多次勉励青年,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让所有共青团员牢记总书记嘱托,激扬青春,逐梦前行!

计科2004班活动开始,主持人带领同学们回顾了百年来的青年运动历程。百年前,北京爆发“五四运动”,一群意气风发的中国青年掀起了伟大的五四爱国主义运动,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的青春之歌。自此以后,青年作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绽放出别样的青春风采。在这之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青年代表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等,他们在风华正盛的年纪义无反顾,为国家存亡慷慨发声,他们的精神是我们应该代代相传的信念!同学们对此深有感触,纷纷发言表示沐浴在先辈们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中,更应当肩负起时代的使命与担当,让中国青年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时代在变,青年的面孔也在变,但爱国和追求进步的目标永远不变,红色基因的底色永远不变,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精神永远不变。青年运动最大的意义,就是唤醒中国青年为家国挺身而出的青春本色;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信念如磐,不忘初心!

信安2001班主要采取线上会议的形式,带领同学们学习了五四运动的经过发展和带来的深远影响,虽是线上模式,但依旧不减同学们的一腔热血,同学们积极热烈的讨论,被五四运动的精神深深打动。

通过这次主题活动的学习,同学们对党领导的中国青年运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培养了团员爱国主义情怀,激励同学们勤奋学习奋发向上,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风华正盛的年纪义无反顾,为国家存亡慷慨发声,五四精神是大家应该代代相传的信念!青年们沐浴在先辈们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中,更应当肩负起时代的使命与担当,让中国青年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不负青春,不负国家!

责任编辑:周怡宁

版权所有:湖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人民武装部)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大学      邮编:410082      邮箱:xgb@hnu.edu.cn
版权所有:湖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人民武装部)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大学
邮编:410082     邮箱:xgb@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