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官网入口_学生同城空降,附近招嫖约联系方式,附近400元三小时

学院动态
金统院:三下乡|生态产业势如破竹,科技助农千帆竞发
来源:金统院 作者:令佳郁 牛金瑞 时间:2023-07-19 浏览:

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实质上是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科技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为响应中共中央二十大提出的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以及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号召,2022年7月12日至7月17日,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科技帮扶”暑期三下乡实践团来到了全国防风治沙综合示范区--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探索这片沙漠绿洲的生态建设情况和科技兴农模式,深入了解乡村振兴、绿色可持续发展在这块绿色宝地中的实际意义。

数据搜拣精分析 历史沿革细追寻

7月12日,团队成员走访了民勤县统计局和农业农村局,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获得了民勤县近十年(2011年至2022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全面分析了该县在生态建设、农业现代化以及农林牧业生产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并对县特色林果业、设施农牧业和水资源利用等数据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

D5F8

团队成员在民勤县统计局会议室内

在统计局中,团队成员通过一串串数字了解了这片被两大沙漠“夹击”的绿洲的生态建设成效。在7月16日参观民勤防沙治沙纪念馆的过程中,实践团队又通过一张张图文、一件件展品、有关治沙英雄石述柱以及民勤两次大型沙尘暴的纪录片,直观了解了民勤生态演变的历史,真正感受到何谓“一部民勤志,半部治沙史”。

纤纤不绝林薄成 涓涓不止江河生

7月13日,团队成员乘车来到了位于民勤县昌宁镇的四方墩生态林基地,并和民勤县国栋生态沙产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俊河一起登上了矗立着“民勤四方墩公益造林” 纪念碑的沙坡。马俊河向成员们介绍了17年来的治沙成效:“从2016年开始,民勤民间环保组织甘肃青梭公益发展中心就义务承担了四方墩的生态治理任务,目前已经通过互联网邀请了1万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参与压沙造林,并建设了157个志愿者生态林。” 迎着挟卷沙土的大风,在高坡上俯瞰四周,一望无际的麦草方格囚住了黄沙,6万多亩荒漠化盐碱地上的梭梭林正茁壮成长,给沙漠带来了绿色希望。

团队成员与马俊河合影

“治沙先治水,无水便无绿洲?!薄婪缰紊巢恢皇锹裢分质骶湍馨斓降?,优化生态环境建设,还需在水源上下功夫。7月17日,团队成员便在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张兆仁的引导下,来到了距民勤县城以南30公里处的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甘肃省内第二大湿地公园),并参观了公园内的万亩胡杨林。早在2013年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视察时就强调:“特别要实施好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和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项目,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而如今,湿地公园内碧波泛动、芦苇摇曳、水鸟翔集的盎然景致,正是民勤人交出的一份完美答卷。

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风景

从湿地公园朝民勤县城行驶不久,团队便来到了亚洲最大的沙漠人工水库:红崖山水库,这颗“瀚海明珠”也是民勤唯一的地表水调蓄工程,兼顾灌溉、防洪与供水的功能。也正是在民勤人民科学治沙的助力下,库区水域面积逐渐扩大,青山、碧水、游鱼、丽日、水鸟相映成趣,与大漠风光融为一体。

时代改革促发展 科技创新带产业

7月14日,“科技帮扶”实践团队来到民勤县收成镇珍宝村蜜瓜种植基地和民勤县发泽种业公司人参果脱毒育苗中心,感受到了科技和产业结合对民勤县蜜瓜和人参果产业带来的巨大影响。

当日上午,在腾格里沙漠边缘,团队成员见到了大学毕业后义无反顾回到了家乡创业的95后治沙志愿者:仲麟。热情的他一边熟练地开着饱经风霜的越野车,载着队员们奔驰在颠簸不平的沙地上感受大漠风情,一边说:“我在这里面走过很多条路,但这条路是压出来最好的一条路。”现在,仲麟不仅坚持着在沙漠中种梭梭的优化家乡生态环境之路,也带头探索着家乡蜜瓜的电商推广之路。团队成员也从仲麟这里了解到,蜜瓜多生长于干旱少雨地区,喜光耐寒,因此便成了民勤县的经济作物。

民勤县收成镇珍宝村蜜瓜种植基地是甘肃省内最大的甜瓜产区,也是西北地区厚皮甜瓜的主要产区。据种植基地的农技人员詹先生介绍,民勤蜜瓜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发展方向是建设‘五新’标准化示范基地,即新品种、新技术(智慧精准灌溉技术)、新模式(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新材料、新机具。

之后,成员们参观了民勤蜜瓜智能分选包装中心,切实感受到科技对民勤蜜瓜产业的支持。据工作人员介绍,收成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引进了全国果蔬分选做得最成熟的江西绿萌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的先进技术,建成了西北首家智能化分拣包装中心。该中心目前已经实现了检测无损化、标准统一化、分拣高效化、包装智能化、装箱机械化、收益更高化这六项技术,为蜜瓜销售提供保障,带动了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民勤蜜瓜智能分选包装中心

当日下午,团队又来到了位于民勤县苏武镇的民勤县发泽种业公司人参果脱毒育苗中心,在工作人员张丽的陪同下参观了全钢架玻璃连栋智能温室、新型可控性日光育苗温室、人参果脱毒组织培养实验室。育苗中心内一派忙碌景象:组培室里,工人们佩戴口罩,身着白色实验服,正将经过茎尖培养、高温脱毒方法培养出的脱毒试管苗小心翼翼地装进培养瓶里,让它们在“温床”上茁壮成长;培苗室里,技术员正顶着日光,手持喷头,给已经成功移栽的生根苗浇水。

人参果脱毒组织培养实验室

近年来,民勤县的人参果栽培管理技术已日趋成熟,人参果种植已是农民增收的一项主要产业,但因人参果种苗一直采用扦插无性繁殖,繁殖的种苗退化严重,品种资源难以保存,所以民勤县建设了人参果脱毒育苗中心,致力于为民勤县的日光温室提供适时、充足、健壮、抗病、产值高的栽培用苗。据工作人员张丽介绍,该人参果脱毒育苗中心也将牵头组建人参果产业战略联盟,探索组建人参果定单生产、分拣化包装、冷链物流等流水生产线;组建电子商务、物流快递团队,形成统一生产、统一上市、统一打造、统一标准、统一定价、统一配送等体系,改变过去单打独斗的局面,打造西北的一张人参果名片!

淳朴友善树新风 人文景观续文脉

在民勤县走访调研的这些天,团队成员们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民勤人民的热情和淳朴友善的乡风。7月13日下午,团队成员来到了在2022年被定为全省乡村建设样板村的民勤县昌宁镇铧尖村,并分成三组走进了九户村民家中,深入了解村民们的日常生活和农业劳动现状。

在和村民的交谈中,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了铧尖村的文明新风建设成果,村民们热情洋溢的笑脸和亲切周到的招待让团队成员们内心也暖洋洋的?!霸次颐钦飧龃遄破评美玫摹薄n獯宕迕衲粽醋判路孔痈锌?,“现在门面全都装修了,路也硬化好了,看着比以前漂亮多了,大家伙也更有干劲了”。

团队成员在铧尖村村民家中与之交流

7月16日傍晚,团队成员又前往民勤沙漠雕塑公园,感受到了高雅艺术与荒野大漠的碰撞与融合。民勤人在治理挟风卷沙的荒漠,也在发挥着浩瀚壮观的沙漠的资源优势,让来自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的雕塑艺术家的117件沙漠雕塑作品落于此地。这一颗颗璀璨的漠上明珠,满足着民勤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也向世界人民展示着其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和民勤防沙治沙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在民勤县的六天实践之旅,团队成员收获颇丰,既参观了民勤生态、产业和科技结合发展的优秀范本,又感受到了民勤人民防风治沙的显著成效: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再到人沙和谐,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民勤人民做到了!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与辛劳,打造出了“沙海绿洲、绿洲碧?!钡钠婀?。

但防沙治沙依然任重道远,相信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有党和国家的深切关怀和大力支持,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新时代武威精神引领,民勤,这颗镶嵌在丝绸之路上的绿宝石也定会一直熠熠生辉!

未来,民勤的绿色转型和科技兴农还需要更多青年力量的加入,“科技帮扶”实践团也将根据调研,总结出适合西北地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兴农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贡献力量。

团队成员在红崖山水库前合影

责任编辑:孙超杰

版权所有:湖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人民武装部)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大学      邮编:410082      邮箱:xgb@hnu.edu.cn
版权所有:湖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人民武装部)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大学
邮编:410082     邮箱:xgb@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