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湖南大学教务处与学生创新创业中心联合主办,生物学院倾力承办的“求是讲堂”(第113期)在综合楼108报告厅成功举行。本次讲堂荣幸邀请到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博雅特聘教授杨竞,为生物学院2024级新生献上了一场精彩的神经生物学知识盛宴。

杨竞教授凭借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研究经验,以肺癌肿瘤的动物研究为切入点,深入讲解了神经生物学的前沿进展。他以严谨的逻辑和生动的案例,向在座的同学们普及了科研知识,并传递了“从实验模型到临床研究,再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理念。
在讲座中,杨教授详细解读了实验设计的三大核心板块:神经系统如何调控肿瘤生长、外周肿瘤如何激活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小鼠模型的实验结果在临床应用中的适用性。他强调,要深入探究神经系统与肿瘤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从基因表达和蛋白分析两个层面进行验证。通过敲除特定基因、提取蛋白进行分析等方法,初步揭示了外周肿瘤生长与神经系统的密切联系。
为确保研究的严谨性和准确性,杨教授提出,还需进一步验证这种联系的生物学意义,并结合临床数据来验证研究结果的临床相关性。最终,他得出结论:外周肿瘤能够通过劫持神经系统信号来促进肿瘤生长,这对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讲座结束后,杨竞教授还参与了“专家面对面”环节,耐心地为新生们解答疑问。在谈到本科学业规划时,杨教授建议同学们首先应打好学科知识基础,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然后再进入实验室进行深入研究。他还分享了自己指导学生撰写综述的经历,鼓励同学们从现在起认真学习专业课,并适当拓展知识面,为未来的高层次研究积累经验。

针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计算机技能,杨教授指出,在临床实验室中,R语言是必备的工具,主要用于数据的图表化展示和矩阵计算。但他也强调,不必专门学习计算机课程,只需掌握基本框架即可。
杨教授特别强调,神经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他建议在教学中应“因材施教”,合理安排基础理论教学、实验技能训练、科研项目参与以及学术交流活动等内容。
本次“求是讲堂”不仅激发了同学们对神经生物学的浓厚兴趣,还帮助他们理解了科研实验的思路和逻辑严密性,为未来进入科研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