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抑郁的定义
1.bmp
抑郁是人们为了保存能量和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而采取的一种退缩方式;人拥有一套受免疫系统调节的行为发展模式,而抑郁症是这一模式被不恰当的激活并一直维持的状态。
抑郁是人的一种异常状态,是人们处于一种戒备状态而采取的一种应对策略。抑郁是人们从压力和(感知到的)危险中抽离的方式,而这种方式是不巧当的。
被压抑的情感日积月累,会导致人们长期的低落和躁狂——抑郁状态。抑郁是由于人们没有恰当处理自己的经历,而是采用惯常的压抑情感的方式,导致自身精力耗竭。
02.抑郁的特征
2.bmp
● 特征 ●
?易怒?缺乏动力?忧虑重重?进食困难?负面思维?做事拖拉?充满无助感?短时记忆受损?很难完成任务?喜欢操纵他人?失眠,睡眠不好?疲惫,没有精力?对未来抱悲观态度?感觉低落,绝望?自我怀疑,自责?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看到的世界极其狭窄
?无法看到其他可能性?有僵化的家庭规条?很容易感到沮丧,敏感?存在各种生理方面的不适?有童年时期的未完成事件?紧张,易激惹,烦躁不安?好斗,充满敌意,实施挑剔?很难以恰当的方式适应环境?无法享受生活,体验不到快乐?对他人的需要没有察觉或毫不关心?将环境、社会和心里感受到的压力内化?缺少与他人的连接、缺少意义感、目的感?对刺激缺少回应,缺少沟通、冷淡,退缩
● 他人对于抑郁的看法●
?悲伤?阴沉,空虚?爱指责,挑剔?对事物缺乏兴趣?变化无常,情绪化?敏感,爱发火?冷漠但偶尔也会流露出温情?缺少逻辑性,爱争论?将自己与外界隔绝?易怒,攻击性强?用“我”代替“我们”?否认有任何事不对劲?觉得自己受了不公正的对待
03.抑郁的界定
3.bmp
● DSM IV 界定 ●
成人早期出现的一个普遍的抑郁认知和行为模式,在各种情境下都有所表现,如以下五种或者更多)的情境:?悲观?忧心忡忡?精力不足或疲惫?否定、批评或评判他人?容易感到内疚或悔恨?食欲不振或者进食过量?失眠或者睡眠过度?批评、指责他人、贬低自我?精神不集中或难以下决定?与平日不同的情绪体验,如沮丧、悲观、犹豫、哀愁和闷闷不乐?自我概念集中于个人信念或者自己的无能、无价值感、绝望和低自尊
● 临床评估●
当出现这些症状时,你可以问自己或他人以下问题:
1. 你是否感到疲倦、精力不济?
2. 你是否有反复出现的死亡或自杀意念?
3. 你是否失去了胃口或开始暴饮暴食,体重是否急速下降或者上升?
4. 你是否感到自己失去了正常的活动和人际交往,或者性需求明显减弱?
5. 你是否发现自己很难思考或集中注意力?6. 你是否感到烦躁不安、易怒、过分活跃或特别不爱动?
7. 你是否入睡困难?是否睡眠不好?
8. 你是否有无助感、无价值感或不恰当的负罪感?
当学生出现上述八条症状中的五条并持续两周时,医生一般会诊断其患上抑郁症。
04.抑郁原因及应对措施
4.bmp
● 产生因素 ●
1. 遗传因素,但并非决定性因素
2. 将情绪压抑,不予处理,有矛盾的情绪
3. 压力源,尤其是童年时期没有得到很好的养育
?内在的(没有安全依恋)
?外在的(缺少关注、支持、理解、尊重)
● 暂时性处理措施 ●
? 吃自己喜欢的事物? 略微增加运动量? 缩短学习工作时间? 回忆愉快的经历? 停用非医嘱的药品? 更多休息,做自己喜欢的消遣娱乐活动
● 关注抑郁下面的真实感受●
感受是属于每个人的,情绪或感受是一个人的信使,这是它们想要表达的:
恐惧:你太不相信你自己、他人和宇宙。
?生气:你不恰当地给出了自己的力量。
?压力:你被要求改变一些不适合的事情;你被要求为了你的健康和幸福做出更好的选择。
?愤恨:你会看到你自己已经远离了良好的自我关爱,正处在牺牲、受折磨的情境中。
?负罪感:这是一个你与自己不协调的信号,是回家的时候了。
?精疲力竭:告诉你有一个更好、更聪明的办法做事情,倾听你的智慧。
?妒忌:这时候你要去看自己有多棒,而不是拿自己与他人或他人拥有的东西做比较。
?受伤:这是一个练习宽恕的邀请,这样你才能让你自己自由。
?哀伤:它想请你将对自己的关注作为礼物送给自己、放下你所失去的。
?痛苦:它提醒你要对自己真实,记住你到底是谁,坚持你生命中真正的目标。
?焦虑:是要寻求帮助。这是一个呼唤,让你更开放地接受别人的帮助。
——————————————————————————————
抑郁不是绝症,它就是一个症状,一个信号,她在告诉你:你的应对方式对于你目前的状况不奏效了,你需要学会一些新的应对方式,她在提醒你要关注自己的需要,好好关爱你自己。
5.bmp
本文邀请作者:彭萍老师
6.bmp
●咨询师擅长咨询领域:
自我成长、情绪调控、人际沟通、压力管理、婚恋指导、生涯规划。
●咨询经历: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系统心理师(X-18-033),接受过精神分析、认知行为、人本主义、后现代心理治疗、完形和萨提亚模式的系统学习和受训,目前心理咨询取向主要是整合流派。
自2001年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累计个案咨询已达到了10000小时,团体辅导5000小时。
●寄语:
欣赏并接受“过去”可以增加我们管理“未来”的能力。
END
责编 | 彭 萍
文案 | 彭 萍
编辑 | 钟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