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官网入口_学生同城空降,附近招嫖约联系方式,附近400元三小时

学院动态
金统院:三下乡|芦荡转型探新路,文旅融合启新篇--“马丁芦德金队”赴沅江调研芦苇产业绿色发展
来源:金统院 作者:曾希程 时间:2025-07-14 浏览:

   2025年6月23日至24日,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马丁芦德金队”暑期三下乡实践调研团队,聚焦“芦苇产业绿色转型与生态文旅融合发展”核心议题,深入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漉湖村开展实地调研。团队通过访谈湿地?;ぶ行母涸鹑恕⒖疾炻庸ぴ坝肓菲笠?、探访文旅项目现场等方式,系统梳理产业现状、瓶颈与潜力,为环洞庭湖区域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提供学理参考。

下乡调研团队在湖南博大天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门口合影

产业转型:从“造纸原料”到“绿色黄金”的突围

调研首日,团队在漉湖湿地?;び胧挛裰行难钪魅?、熊主任引导下,走访漉湖芦苇加工园。据熊主任介绍,自芦苇场国有化改制后,机械收割导致芦苇根系受损、杂草滋生,叠加上级政策与基层需求脱节,产业动能持续弱化,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加剧“人才断档”?;!奥躺褪潜赜芍罚笸床豢杀苊?,但生态责任与乡村振兴需要我们扛住压力。”熊主任坦言。实地考察发现,加工园车间设施陈旧,仍以粗加工为主,高附加值环节多外包,本地产业链延伸不足。

团队负责人与熊主任交谈

转机出现在芦笋产业的突破。团队次日赴湖南博大天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调研,董事长杨国舜展示了芦笋精深加工的“沅江样本”:通过冷冻抗干燥技术生产的膳食纤维饮品、复吸面条等产品,附加值较传统加工提升十倍,带动3万农户年均增收超2万元。目前,沅江芦笋已获国家地理标志认定,2025年综合产值突破30亿元,占全市农业产值35%,成为“生态印钞机”。

团队采访湖南博大天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文旅融合:生态禀赋与交通瓶颈的博弈

在生态文旅考察中,团队见证了“亚洲第一芦苇荡”的生态价值——雨后的漉湖湿地烟波浩渺,芦苇荡兼具生物多样性?;び胩蓟愎δ?。当前,沅江正探索“低空经济+生态旅游”模式,飞行场?;阂淹度胧栽擞荒隙赐シ赡窭衷霸ぜ?025年9月开园,将打造“飞鸟家乡”主题体验空间,而紫薇村文化博览园则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的园林设计融合诗词文化,展现文旅融合潜力。

正在建设的飞鸟乐园现场图

然而,交通瓶颈成为最大掣肘。据曾主任透露,规划中的漉湖特大桥因益阳、岳阳两市资金协调困难,项目停滞十余年,“按当前进度,落地可能需二十年”。大桥若建成,将串联长沙、武汉等城市,使文旅可达性大幅提升,但目前环洞庭湖物流圈断裂,制约客流导入与产业协同。

破局路径:政策、基建与民生的三重联动

调研发现,漉湖村商业街区业态单一、溪流污染等问题凸显民生短板,但农户参与文旅积极性渐显——农家乐提供的土鸡炖汤、芦笋佳肴,展现“食宿一体”服务潜力。团队认为,需通过三方面突破:一是优化政策精准度,解决机械收割与生态?;さ拿?,推广人工除藤、间隔旋耕等本土化措施;二是推动漉湖特大桥立项,撬动环洞庭经济带资源;三是培育“芦苇+文旅+新能源”产业链,借鉴福建古田食用菌模式,完善“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

正如熊主任临别所言:“芦苇是漉湖的根,生态是沅江的魂?!贝舜蔚餮薪沂?,唯有坚持绿色转型与融合发展,才能让“洞庭野草”真正焕发经济与生态的双重价值,书写湿地振兴的“沅江答卷”。

版权所有:湖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人民武装部)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大学      邮编:410082      邮箱:xgb@hnu.edu.cn
版权所有:湖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人民武装部)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大学
邮编:410082     邮箱:xgb@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