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是当今时代的重点话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第一资源”。2023年7月2日至2023年7月6日,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禾家欢”乡梦创迹实践队来到浏阳龙伏新开村开展三下乡活动,调研乡村发展现状与需求,追踪沈慧锦学长返乡创业故事。

现代农业别开生面
7月2日下午,工作人员带领我们参观鼎钧农民联合社,这是浏阳市第一个万亩优质稻种植示范基地。这几天正值早稻成熟,一望无际的稻田里有垂挂着的穗穗金黄的稻米,也有几片刚刚播下的熙熙攘攘的嫩绿秧苗,生活在稻田里的鸭子正在觅食捉虫,星星点点的病虫诱捕器有序地放置在田野中……水稻秧苗绿意盎然,觅食的鸭子在水稻田里时隐时现--这是“稻鸭共作”生态种养新模式,“生态管理员”鸭子能为水稻治虫、增肥、活水、除草,不仅全面保护了项目区农业生态环境,而且大大提高了稻米营养品质和经济价值。
发展生态农业,走持续发展道路的同时,新农人沈慧锦在合作社大力推行农业科技创新。2016年,沈慧锦以龙伏镇为中心,联合周边4个乡镇14个合作社,组织成立了鼎钧农民联合社,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利用鼎钧农民联合社集中育秧工厂的优势,沈慧锦还协助龙伏镇政府建设万亩“早专晚优”双季水稻示范基地。在他的带领下,鼎钧农民联合社立足一产粮食种植,实现“水稻+”综合种养,带动农户发展二产农产品初加工和精加工,开拓三产吸引城市居民到农村来体验农耕生活,认领稻田,促进城乡商品流通。

“我们充分利用了鼎钧农民联合社农机集中优势,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将合作社与小农户有机衍接起来,为身边小农户提供近10万亩次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鄙蚧劢醣硎?,这有助于减少农田抛荒、减轻农民负担、解放农村劳动力和提升粮食产量。

返乡创业振兴乡村
在今天的乡村振兴中,返乡大学生已经成为一支生力军。从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到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在国家政策的激励下,大学生返回乡镇和农村就业创业已成潮流。近几年,众多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让自身价值充分实现,沈慧锦就是其中一个代表。

7月4日,“禾家欢”在新开村村委会与沈慧锦学长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其创业故事和历程,同时也对乡村发展现状与需求进行调研。

在交流中,沈慧锦介绍了目前合作社运行模式、管理方式和特点--机械化智能化程度高,例如其产业园普及了虾稻共作模式和南方双季稻丰产低碳技术。此外,他时常流露出对现代技术和资源的珍视与期待,同时提到目前农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困境,如土地使用权的分配难以协调以及部分农户不愿入社导致大型机械化的实施受到阻碍。他向我们分享他的梦想“带领村民致富,振兴乡村”,眼里泛着亮光,朴素又真挚……驱动他放弃高薪工作返乡创业的动力仍然没有改变。
有知识,有情怀,有活力!大学生作为返乡后更高层级的人才,其创新意识和想法对乡村发展具有极大促进作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离不开广大青年人才的主动参与和倾情奉献。“青农人”正在成为乡村建设和治理的主力军!
责任编辑:孙超杰